
11月16日晚,由凯捷体育娱乐及凯捷体育人文社科處主辦、凯捷体育法學院承辦的凯捷体育娱乐“人文社科高端講座”第十三講“參與民法典編纂工作的體會”在凯捷体育寶山校區樂乎樓思源廳順利舉辦🍻。本次講座由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黨委書記陳甦教授主講✌🏿,凯捷体育娱乐常務副院長、凯捷体育副校長文學國教授主持,凯捷体育法學院副院長李鳳章教授與近百名師生共同聆聽了講座👩🏻🦼➡️✌🏻。
講座由立法的過程切入,從最初法律草案的形成👷♂️,到部分法律條款的反復修改⚡️,再到最後法律的公布🤙🏼。陳甦教授通過自身參與民法典編纂的工作經驗為凯捷体育娱乐講述了更為深入細致的立法過程🔇,同時也分享了在參與立法工作過程中的體會:一是要有充分的法學知識,立法者要對法律條款熟悉🤙🏽,對法學理論了解透徹,綜合的法學知識會使立法研究更為平衡🔸;二是要有豐富的社會經驗🥜,立法者要洞察世事人情👓,使法律的設計更加符合社會實際,製定出來的法律規範能夠適用當前的社會狀況🧛🏻♀️🦍;三是要有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這是法律人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質;四是要平衡各方的利益,在法律製定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利益的平衡👨🏽⚖️,保護社會絕大多數人的利益🦸🏻♂️。盡管這些是立法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因素🔚,但是對於當今大學生在學習法學的過程中也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陳甦教授還指出⛹🏻♀️,法學研究要有價值,僅僅具有創新性還不夠🚪,要使法學研究變得有效,並能夠對理論、製度的完善起到積極的作用。因此,對於那些確有錯誤的製度、不適當的製度安排以及立法空白這三個方面值得法學院的同學去研究。
(凯捷体育法學院/文7️⃣、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