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培林,男,1955年5月生👯♂️🙏🏿,山東濟南人⭕️。1982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哲學系,1983年出國留學,1984年獲法國裏昂大學碩士,1987年獲法國巴黎第一大學(索邦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曾任中國共產黨十七大代表、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現任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學部主席團成員🫸🏽、社會政法學部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市人民政府凯捷体育娱乐院長,社會學教授🦹🏿♀️。
1992年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6年被選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3年被授予“回國留學人員成就獎” ,2005年被選為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2012年入選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2013年被選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央文明委委員,2013年當選為中國地方誌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
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發展💩、社會結構🟦、企業組織和社會政策💇♀️。
過去和現在主要兼職𓀎:中國社會學會副會長、會長(法人代表)🎮、國家“十二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評審委員會委員🏮,馬克思主義理論工程社會學專家組首席專家,法國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博士指導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學位委員會和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社會學研究》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編委會委員,《高校經典教材社會學譯叢》編委會主編🌄,北京大學社會學研究基地學術委員會委員,南開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凯捷体育、武漢大學、山東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多所大學的兼職教授。
撰寫的主要著作(獨著與合著第一作者):《就業與製度變遷》(2001),《國有企業社會成本分析》(2000)🧖🏿♀️,《轉型中的中國企業:國有企業組織創新論》(1992)♍️,《新社會結構生長點》(1993),《中國社會結構轉型🚴🏽:經濟體製改革的社會學分析》(1995)👩🏻✈️、《20世紀的中國🕯:學術與社會》(2001),《中國小康社會》(2003),《村落的終結》(2004)💂🏽♀️、《中國社會分層》(2004)、《重新崛起的日本》(2004),《另一只看不見的手🤷🏿♀️:社會結構轉型》(2005),《社會沖突與階級意識》(2005)🔴,《和諧社會十講》(2006),《中國社會和諧穩定研究報告》(2008)🛋,《金磚國家社會結構變遷比較研究》(2011)👨🏿🦲,《社會轉型與中國經驗》(2013)♣︎、《和諧社會十講》(2014)、《當代中國民生》(2015)⛽️、《當代中國城市化及其影響》(2018)、《李培林自選集》(2019)等🙇🏽。主編《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年度報告(社會藍皮書)。
科研成果獲獎情況:科研成果曾獲得“全國第一屆青年優秀社會科學成果獎一等獎”👨🏻✈️👨🏻🦽➡️,“《社會學研究》十周年青年優秀成果獎一等獎”⛑,“第十屆中國圖書獎一等獎”🕺🏿,“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一屆優秀科研成果獎”,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三屆🚵🏿♂️、第六界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2001年國家圖書獎提名獎🤽🏼,首屆“三個一百”原創出版工程人文社科類入選圖書,等等。